一、科技部下属单位有哪些
有22个。
1.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局)
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5.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
6.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7.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
8.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9.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10.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11.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
12.国家遥感中心
13.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14.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15.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
16.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17.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18.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
19.科学技术部上海培训中心
2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2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
22.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
管理/代管事业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日报社
驻外科技机构
主管社团、基金会
二、卓越青年基金与杰出青年基金区别
卓越青年基金与杰出青年基金有以下区别:两个基金的主要区别在于申请对象和资助金额。卓越青年基金主要资助年龄在40岁以下、已取得突出成就且认为有发展潜力的科学研究人员,资助期限为5年,资助金额为500万元;而杰出青年基金主要资助年龄在45岁以下、在某一领域内已有突出的贡献的科研人员,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金额为300万元。此外,申请两个基金还有不同的评审标准和条件。卓越青年基金申请人需要提供上一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参加情况、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等;而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人需要提供自己的学术成就、学术声誉、团队建设能力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三、国家科研基金申请条件
需要博士学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技部主办的影响力最大的科研基金项目。根据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条件来看,申请人只要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是有博士学位就可以申请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青年基金项目里面,必须是博士学位的获得者。
四、蓝晓科技的潜力如何展现
一,研发创新能力强,截至目前蓝晓科技的核心技术均是属于自主研发,关于专利,拥有42项国内外专利,曾经荣获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还完成了两项科技部创新基金,得到了三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二,具有高效的产业化能力。
三,积极探索,布局多个新兴产业。
五、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需要哪些条件
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2、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3、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类。
4、企业在填报上一年及当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企业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5、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
如企业符合前第1~4项条件,又同时拥有下列条件中的一项,无需参与评分环节,可直接确认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
1.企业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
2.企业近五年内获得过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在前三名;
3.企业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4.企业近五年内主导制定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六、十一五时期我国的主要创新成果是什么
大飞机、“和谐号”动车、神舟七号飞船、深海探矿、智能交通、节能社区等等,上天入地、高山大洋、各行各业,无所不包。为期一周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14日落下帷幕。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各界群众纷纷表示,展览形象生动,从中看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科技成果如群星闪耀,百花盛开,深感振奋鼓舞。
3月12日是公休日,一大早,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门前就排起了长队,他们是前来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的各界群众。据工作人员介绍,展览自3月8日开幕以来,每天的参观人数都达到近万人规模。
此次展览以“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为主题,围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展开,共分为6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展览单元和4个虚拟单元,参展项目约600项、展板约650块、参展实物近1000件、模型150余件、多媒体150余件,集中展出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创新与突破且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亮点项目。展览全面回顾“十一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展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科技成果,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跃升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几个数字颇有说服力:“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究与发展人员数跃居世界第1位,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跃居世界第1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2位,国际科技论文数跃居世界第2位,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世界第3位,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4位,研究与发展经费跃居世界第3位。
此次展览由科技部、中组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总装备部牵头,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