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举措确保劳动竞赛圆满成功
活动通知下发后,永炼组织召开了各层级、多轮次劳动竞赛动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强国”APP学习的通知》,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主动注册并开展学习,学习强国注册总人数1225人,参与度72.82%,人均积分32.57分。同时,在永炼微信平台开设“劳动竞赛”专栏,全面宣传报道竞赛活动中的亮点和好的经验做法,微信平台发布劳动竞赛栏目稿件34期54条。
基层车间组织开展了以劳动竞赛为主题的趣味活动、越野赛、爬山等文体活动,在厂内营造了浓厚的劳动竞赛氛围。
二、铁路工会劳动竞赛规定
铁路工会劳动竞赛规定:
1.劳动竞赛一般以月为考核周期,确定60天一个考核周期。
2.劳动竞赛奖励基金由指挥部按当期完成施工产值2%计提。
3.劳动竞赛设置综合奖,单项奖,由指挥部根据当期劳动竞赛考评结果对参评分指挥部兑现。
4.当期出现损失20万元以上质量事故,亡人以上安全事故,取消责任分,取消劳动竞赛资格。
三、劳动竞赛的三大原则
①群众性、高效性原则。劳动竞赛是职工群众性活动。职工群众不只是劳动竞赛的参加者,也是劳动竞赛形式的创造者,许多劳动竞赛的方案,实行民主决策。要多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同时,劳动竞赛的形式设计还要注意实效性,要力戒形式主义。衡量劳动竞赛的形式恰当与否,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产生较高的效益。
②灵活性、多样化原则。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特点,根据确定的劳动竞赛的目标,适应竞赛内容的要求,适应参赛者的需求来确定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而不能各种竞赛都采取某种固定的模式。特别要积极进行形式的创新,体现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和时代特点。因为固定不变的形式既难以满足复杂的竞赛需要,也难以激发参赛者的兴趣。
③小型化、快节奏原则。大型竞赛时间太长,拖得太久,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与企业现状不适应,与市场经济多变的特点不相适应,职工也容易产生疲倦感,难以坚持始终。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开始职工有信心,赛中渐渐缺恒心,事情一多分了心,时间长了凉了心。”而小型竞赛时间短,见效快,奖励兑现也快,职工欢迎,容易组织,行政支持,投入也不是很大。所以,要改变过去那种年初订计划,半年一检查,年终搞评比的老模式,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劳动竞赛。即便是在大型工程项目、周期长的产品项目上开展劳动竞赛,也应具有阶段性,提倡一事一赛,抓好行业之间、单位之间、项目之间、班组之间、个人之间目标明确、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竞赛活动,吸引全员积极参加。
四、劳动竞赛的成语
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竞争激烈
五、劳动竞赛的三大特点
一、全方位推进,向三方面伸延,使竞赛更具广泛性
1.向市场方面延伸。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管按计划生产,劳动竞赛也单纯的把眼光盯在产量、数量、速度上,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要走向市场,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围绕市场转,劳动竞赛也必须跟进市场,瞄准市场变化来开展,为市场竞争服务。
2.向技术创新方面延伸。随着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科技产生的作用在企业越来越大,因此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加入关贸总协定,将使我们处于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对产品竞争力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竞赛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在广大科技人员中开展竞赛,可以签订竞赛协议,开展难题招标活动,从而以主动进取的姿态迎接挑战,参与竞争。
3.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延伸。把竞赛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延伸到党、团、工会工作、文明职工、标兵班组、双文明单位、文明新风家庭创建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纵横交错,丰富多彩。
二、多形式展开,使竞赛更具适应性
当前企业开展的劳动竞赛大致分为集体和个人、综合和单项、长距离和短距离等三种形式。各级工会在组织竞赛时,要从求实效的角度,根据需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动静结合、纵横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劳动竞赛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要使竞赛向更高层次发展,真正做到多形式,必须抓住三条线,即长赛不断线,短赛攻关键,年年有新招。
长赛不断线,就是要把系列竞赛与短而快的竞赛融为一个整体,以群众性为前提,使竞赛具有广泛性。所谓群众性是指那些能被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能够吸引职工踊跃参加的竞赛内容和形式。
短赛攻关键,就是从实际出发,以灵活性方法,技术人员与作业人员联手,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在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开展项目攻关赛。
年年有新招,就是要随着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科学性为保证,实现劳动竞赛转轨变型。
三、深层次拓展,实现三个转变,使竞赛更具效益性
一是由单纯完成产值竞赛向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综合目标转变。不单纯以产值多少论英雄,而是采取以产值、质量、安全、效益、现场管理、文明施工等综合目标评价比高低,以此促使劳动竞赛全面上水平。二是由体力型加班加点竞赛向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由苦干变巧干。让科技变为先进的生产力。三是由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四、全过程管理,讲究三个务必,使竞赛更具科学性
一是情况务必要熟。古人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会组织开展竞赛,也要遵循这一原则,熟知企业的各种情况,掌握本企业的特点,了解职工的素质和各种思想动向,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并预见竞赛中容易产生的各种问题。否则,“闭着眼睛抓麻雀”,不仅达不到竞赛的目的,还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竞赛的组织者必须要懂生产,懂经营,会管理,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当外行。
二是考核务必要严。竞赛的实质是通过比、学、赶、帮、超的活动,解决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把少数人的先进水平、先进技术,变为全社会的水平,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因此竞赛的指标往往高于或优于责任制的指标,并且为责任制的优化创造典范。所以考核要严格,不可照顾迁就后进,降低标准。要像体育比赛那样,让职工信得过。
三是奖励务必及时。当前,一部分职工不愿意参加竞赛,奖励金额不高、奖励兑现慢也是原因之一。我们要保护职工的劳动热情,使之长久不衰,就不能过于苛求他们对奖励的追求愿望,当他们取得某种成绩时,就得给予表彰奖励,应得的奖金荣誉就应及时兑现。同时对评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要及时整理归档,要利用各种形式予以大力弘扬。
六、如何开展劳动竞赛
1.开展劳动竞赛是可行的。2.因为劳动竞赛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竞赛的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进一步激励人们参与竞赛。3.在开展劳动竞赛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首先,明确竞赛的目标和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其次,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参与者的技能水平;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激励参与者的积极性;最后,及时总结和分享竞赛的经验和成果,促进不断的改进和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劳动竞赛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